365体育网址

图片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1-00940 [ 发文字号 ] 大足府办发〔2021〕166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金融;经济运行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1-12-14
[ 成文日期 ] 2021-12-14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1-00940
[ 发文字号 ] 大足府办发〔2021〕166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金融;经济运行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1-12-14
[ 成文日期 ] 2021-12-14
[ 有效性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365体育网址《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365体育网址《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于20211110日经区第二届人民政府2021年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7

(此件公开发布)

?

?

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

?

?

?

?

?

?

20212025年)

?

??

?

? 5

第一章? 大足区“十三五”发展基础 7

第一节? 发展基础 7

第二节? 面临形势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4

第三章?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6

第一节? 升级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17

第二节? 深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18

第三节? 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19

第四章?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21

第一节? 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 21

第二节? 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23

第三节? 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26

第四节? 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29

第五章? 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33

第一节? 加速推动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 33

第二节? 做大做强数字内容产业 36

第三节? 加快发展平台/共享经济 38

第六章? 加快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 40

第一节? 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化 41

第二节? 推进生态宜居智慧化 43

第三节? 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 45

第四节? 加快政府管理数字化 48

第七章? 着力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 49

第一节? 着力构建高品质数据资源体系 49

第二节? 着力开展高品质数据产品服务 51

第八章? 保障措施 52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52

第二节? 优化资金保障 53

第三节? 加大人才引培 53

第四节? 强化招商引资 54

第五节? 创新监管机制 54


?


????

?

?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新经济形态。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方兴未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十四五时期是大足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大足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腹地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庆倾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贡献大足力量。

围绕全区“4433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大足区数字发展现状,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20212025)》《重庆市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大足区“十三五”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是大足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区委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的思路,全区数字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4.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5%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建成4G基站4000余个5G基站1100、基站站点260个、通信电力机房30个、铺设通信光缆600公里,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光纤通达率均达100%。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有序推进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五金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完成云码系统、二级节点激光打刻行业应用小程序系统、门户网站、供应链系统的研发、测试和上线工作,4家企业的ERP系统上线,累计入驻平台企业10家、上线运行企业5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进。引导50企业加入“上云”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企业协同化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数字产业化稳健起步。数字经济发展载体及平台不断蓄积。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新认定区级科技平台12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295件,成功创建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大足分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发展。引进集成电路、光学光电、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智能产业项目26个,国内首个大型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基地建成投用,中西部首条6寸硅基氮化镓外延片生产线顺利投产,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亿元、增长21%。集聚一批优质市场主体。全区科技型企业达到100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2家。大足石刻文创园签约企业130家、协议总投资300亿元,被评为全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引导20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成数字化生产线50余条、数字化车间8个、智能工厂2个。服务业数字化加速发展,淘宝大学渝西培训基地落户大足,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75家,大足云智慧市场入驻商家508。农业数字化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1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示范镇、5个示范村、6条精品观光线路,宝顶镇慈航社区、拾万镇长虹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治理数字化深入推进政府管理数字化不断加强。2020年,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比例提升到48.56%,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升到83.78%。落实高频事项跨区县“全渝通办”236项、“跨省通办”58项、“川渝通办”95项。城市治理数字化不断提高。城管覆盖面达90%,创建市级智慧教育建设示范学校16所,完成“应指工程”补点扩面、背街小巷视频监控建设,公安自建治安监控达1435个、人脸卡口169个、车辆卡口484个,智慧警务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民生服务数字化不断提升。健康大足建设有序开展,打造“婚检+孕优”一站式服务平台,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全市首个区县“互联网+智慧民政”系统平台上线运行。

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十四五期间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主要是:

一是数字产业发展规模不大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考核中,大足数字经济增加值偏低,数字产业化与其他区县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二是传统产业转型不充分,大足区五金等传统产业多数仍处于生产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平台少、流程慢、整合差、意愿低等问题,亟需搭平台、建载体、调整重大技术变革。三是数字经济人才不足,本地化人才培养数量不足,且受限于重庆主城的虹吸效应,数字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外流现象明显。四是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不强,现有市级以上科研机构主要涉足传统行业领域,缺少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难以支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五是政府数据壁垒仍然存在,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供应等前后端系统尚未打通,数据驱动型生产经营开展较少,数据要素资源作用发挥不够。

第二节? 面临形势

积极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从国际大势来看,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向社会经济各领域渗透,正在加快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数字技术有效利用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已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大足区发挥比较优势,更好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前所未有地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内多个省份把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强省作为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头号工程,倾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国新一轮竞争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数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加速发展,为大足参与数字经济区域合作、深化数字产业分工协作、融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等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重庆正处在发展数字经济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党中央、365体育网址十分关心、高度重视重庆数字经济发展,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重庆,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向两届智博会致贺信。先后获批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先后实施,多项国家战略的集成叠加效应和数字经济领域改革发展先行试点,为重庆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和持久的动力保障。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既是重庆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大足发展数字经济指明前进方向、带来战略机遇、注入强大动力。

大足正处在发展数字经济大有可为的重要窗口期。大足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和支点,是推进川渝协作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大足作为西部五金之都和中国重汽摇篮,拥有双桥经开区、大足工业园区、大足高新区、大足石刻文创园等发展平台,拥有五金、汽摩、静脉、智能、文创等特色产业,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市委、市政府给予大足发展的有力指导和重大支持,带来诸多政策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为大足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迎来了重要的窗口期。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出发点,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力,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据资产化为主线,加强融链、串链、改链、创链,促进要素融合化,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建设,打造先发优势,优化区位环境,着力将大足打造为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为重庆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贡献大足力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数字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数字经济要素资源的直接配置、对数字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的市场失灵、缺位问题,扩大政府服务供给,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撬动企业研发投入中的引导作用。

——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数字产业化发展中的头雁作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入驻或在大足设立区域性总部,带动数字产业优质市场主体向大足快速集聚。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组织策划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探索经验做法和解决方案,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已有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多元推进。坚持将创新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激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内生动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发挥平台载体、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资源叠加效应,构建大足数字经济发展的多元支撑格局。

——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足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等优势,扩大开放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速数据、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大足聚集。坚持将融合贯穿始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产业融合、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紧扣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定位,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统领,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据智能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数字经济对大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要增长极。

——数字基础设施上层次,建成主城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区。5G、数据中心引领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铁公基”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到2025年,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5G基站达到3000个,千兆宽带家庭普及率占比达到30%

——数字产业化上规模,建成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数字产业集聚区。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引进和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累积达到70家,新增国家级、市级数字经济双创平台、研发平台5个以上,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光学电子、工业机器人、数字内容等数字产业成为市内有影响的产业名片。

——产业数字化上水平,建成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2025年,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达到270亿元,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三次产业重要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车间达到25个以上、智能工厂达到5个以上,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占比超过90%打造五金、汽摩、装备制造、静脉四大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在全市乃至全国引领示范效应明显。

——治理数字化上台阶,建成全市县域治理数字化改革试点先行区。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治理和服务领域应用持续深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社会治理、政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率达到90%、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水务等场景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力争成为全市县域治理数字化改革试点先行区。

展望2035年,全区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总量将再迈上新的台阶,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创新人才高度聚集、优势创新要素不断汇聚的现代化数字产业体系;产业数字化取得重大进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重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应用持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达到新高度。

1? 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指标表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指标属性

总体

规模

数字经济增加值(亿元)

105

350

预期性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15

35

预期性

数字

产业化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3

8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

6.3

8

预期性

产业

数字化

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

65

预期性

数字化车间(个)

8

25

预期性

智能工厂数(个)

2

5

预期性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亿)

0.013

5

预期性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46

85

预期性

优势特色产业智慧农业示范点(个)

4

10

预期性

治理

数字化

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

84

90

预期性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比例(%

/

40

预期性

智慧医院数(个)

1

2

预期性

信息基

础设施

5G基站数(个)

1078

3000

预期性

千兆宽带家庭普及率(%

4

30

预期性

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台)

100

500

预期性

第三章? 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千兆宽带、数据中心为重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数字技术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巩固筑牢大足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第一节? 升级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规模化部署5G网络紧扣《重庆市加快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大足全区5G网络建设,加大车站、体育中心等重点窗口区域,学校、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产业园区及重点企业的5G网络覆盖。创新“5G+”场景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5G在超高清视频直播、VR/AR、智慧旅游、无人驾驶、远程诊疗、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市政、公路、铁路、电力等设施融合部署,推动5G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资源“一张图”规划建设。

优化提升宽带互联网络。大力推进千兆光纤宽带接入网络进园区、进小区、进家庭,重点面向AR/VR、超高清视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产业领域拓展应用空间。加速推动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城域网和接入网、广电骨干网IPv4IPv6演进升级,不断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

加快布局算存基础设施。统筹全区数据存储设施建设,打造全市区域性大数据存储中心,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建设专业性数据存储分中心,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兼容、上下联动、平滑扩展的数据存储设施体系。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就近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满足实时业务、智能应用的低延迟、高传输速度等敏捷连接需求。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快云边协同网络建设,推动计算设施与宽带网络间优化匹配、有效协同,提升大数据智能计算的实时处理与执行能力。

第二节? 深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智能物联感知设施建设5GNBIoTeMTC、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各类传感器在桥梁建筑、地下管廊、交通设施等重点场景规模部署,建设全面覆盖、动态监控、快速响应的城市感知体系,打通城市感知“眼耳鼻”。加快推进移动物联网部署,构建以位置感知网络、移动通讯网络和位置计算网络为基础的传输网络。打造城市物联网平台,提供城市级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汇聚、应用开发和业务分析等服务。

推进数字化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鼓励企业运用IPV6、工业PON5G等技术和新型工业网关、边缘计算等设备,部署建设灵活、高效、稳定的企业工业网络。推进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向上对接重庆顶级节点、向下连接企业节点,建立全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全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动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其他区域和行业分中心之间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建设全区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接入全国“国家—行业—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体系。

加快构建城市智能中枢体系。持续推进“数字大足”云平台及配套同城灾备、同城双活、异地灾备数据中心和多云管理系统建设,加快容器、微服务等原生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云端开发、部署、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围绕智慧应用建设政务服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题数据库和部门数据资源池,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大足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载体平台。建设城市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知识模型、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支撑性服务,打造城市级“能力中台”。

第三节? 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设施建设。以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大足石刻文创园为综合创新引领,以各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打造梯次布局、高效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深入实施“一个重点企业一个研发平台”专项行动,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围绕五金文创、高端装备、智慧汽摩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加强与集团总部的研发合作,争取集团公司研发中心落户大足或在大足设立研发分中心。

强化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区域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搭建一批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平台,面向区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试验推广、产品研制、质量检测、设备共享、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数字经济企业共建概念验证、孵化育成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交易,实现“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发展。围绕自动驾驶、车联网、无人配送等复杂场景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试验验证平台

专栏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5G通讯设施。实施大足城区、双桥经开区、大足石刻景区、工业园区、重要公路干道、乡镇及重要区域5G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5G通信全覆盖。到2025年,5G基站数超过3000个,重点场所5G覆盖率达到100%

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大力推进千兆光纤宽带进园区、进小区、进家庭,推动城市和农村宽带提速,实现“城区千兆进家庭、乡村百兆进农户”。到2025年,千兆家庭光网覆盖率达到30%

充电基础设施。在城区、重点景区、重点场镇、交通节点镇街等重点区域分年度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五金产业二级标识解析节点。推进五金产业二级节点建设,统一标识编码体系,有效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国五金制造企业提供标识注册、标识解析、运行监测等服务,实现数据全国无障碍的互联互通,推动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

数字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推进国家火炬重庆大足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盛泰光电、艾博瑞威轨道交通设备、桥丰五金、施密特电梯、瀚德高科机器人、凯瑞电动汽车等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年,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0个,新建企业研发平台15个。

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大足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锻打刀剪中心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科技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刀具升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公共热处理平台、电商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等试验验证及科教平台建设。到2025年,建成专业化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平台20个。

第四章?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提档升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文化旅游、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全面调优调特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第一节? 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

建设文化旅游“一中心三平台”。推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智能化旅游设施共建、数字化旅游信息共享、数智化旅游企业共治,依托大足石刻旅游开发区构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前置营销平台+游客服务平台+行业管理平台”的全域数智旅游“一中心三平台”总体架构。重点围绕大足石刻文化旅游,全面汇聚旅游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游客等行业信息,广泛采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要素资源信息,实现旅游相关数据的集中统一采集、存储、处理以及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功能,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提升文化旅游数字化营销水平。加强宣传推广以一部手机游大足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为核心的大足全域旅游数字化营销矩阵,将其打造成大足全域旅游营销与服务门户,全面覆盖游客在大足区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依托“一中心三平台”,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营销主题,开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行业的营销创新和产品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推动本土化的自媒体营销平台(企业)建设。

提升文化旅游数智化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建设数智旅游服务平台全面覆盖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综合需求,提升游客体验。利用5D影像、3D建模、3D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主流虚拟技术,建设云游大足虚拟体验中心,重点开展大足石刻、十里荷棠、龙水湖等一批互动性强的虚拟体验示范项目,提升游客沉浸式观赏体验。

提升文化旅游数智化管理水平。广泛采集旅游产业宏观经济数据,以及企业经营和游客消费等微观数据,监测行业动态。利用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对游客量、旅游舆情、游客行为、游客消费、客源地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和预警全面了解游客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涉旅企业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专栏2:文化旅游数字化重点工程

大足石刻数字化建设。完成大足石刻数字化采集,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永久保存、持续利用。强化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高科技现代技术应用,加强智慧博物馆和智慧景区建设,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开发大足石刻数字影视、数字雕塑、数字文创产品等,推出一批数字化成果。制定大足石刻数字保护技术导则。

云游大足虚拟体验中心。重点围绕大足石刻、十里荷棠、龙水湖,开发全景展示虚拟体验示范项目,再现大足石刻的建造历史与盛大场景和大足生态优美风光,集中展示全球著名石窟石刻景观。到2025年,建成全市领先的虚拟体验中心。

智慧景区/度假区。重点依托大足石刻、龙水湖等景区,加强数智化技术综合应用,提供智能导游、VR体验、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服务。到2025年,建设35个智慧景区。

旅游信息门户网站。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终端接口开放、数据交换和共享,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旅游信息服务。

普及数字化旅游设施。A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监测仪、LED屏幕、旅游信息触摸屏、智能闸机、智能停车场、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常规数字化旅游设施全覆盖。

全域旅游数字营销矩阵。以大足石刻景区为重点,整合大足区全域旅游资源,打造PC端官网+移动端手机官网+电商平台(含门票酒店预订)+小程序及微信平台的数字营销平台矩阵,加强优质内容与体验内容建设,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产品营销和智能服务。

全域旅游社交媒体与短视频营销推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马蜂窝等主流社交平台在线旅游活动营销平台,开展门票赠送、幸运抽奖、投票评选、照片游记分享等在线活动,让零散的短期活动发挥出在线活动营销的综合效应。

第二节? 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产业升级的痛点、堵点和数字化特征,分类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案例集和工具集,加强服务商对接,全面激活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联合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的主路径,加快推进五金、汽摩零部件等重点传统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引进高端智能五金模具以及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产业领域“物资、人才、订单、资金”等资源的整合。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合作,共享行业资源,探索发展社区化运作、网络化协同的“虚拟”产业集群,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协同制造,构建虚实融合的创新集群生态。

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桥丰、永利、远大、正瑞等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加快部署ERPCRMMESPLMSCM等系统,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决策、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企业与供应商、渠道、客户等上下游的有效连接,实现传统供应链的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形成高能、高效、可靠的企业数字化供应链。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重庆顶级节点,建设大足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连接上云,通过云端部署操作,对设备的云端数据存储、分析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管控,实现生产数据及流程可视化,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与高效协同能力,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加速园区数字化转型。围绕大足工业园区、高新区、经开区“两区一园”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产业服务等方面数字化需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以重点产业园、特色小镇、小微园区等为重点,推进5G网络、感知网络、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园区推动5G切片网络、自动驾驶摆渡、无人物流小车等新应用落地。推进“园区大脑”建设,强化工业互联网与园区大脑的集成应用,强化园区智慧化运营、可视化管理,探索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面向企业共性需求,完善供应链协同、政策兑现、银企对接等精准服务,建设一批数字化示范园区。

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本地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技术服务。提高面向制造企业的商务咨询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培育知识产权转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推动上下游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或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数据资源交互共享,推动制造企业的设计协同、生产协同、供应链协同。鼓励企业建设用户数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

???????????? ??????????????????????????????????????

专栏3:工业数字化重点工程

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托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加强区域交流协作、促进智造资源共享,加快园区企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步伐,普及数字化装备,积极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到2025年,数字化装备普及率达到70%,建成智能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25个。

八戒(大足)智能五金产业园。加强中德、中意产业对接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五金企业和项目,发展高端产品,升级五金产业集群。加快五金产业相关数智化服务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互联网平台、人才和技术培育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数智制造”五金产业园。到2025年,打造全市领先的智能五金产业园。

工业互联网建设。对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重庆顶级节点,建设大足五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探索汽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模式,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初歩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到2025年,完成构建大足工业互联网系统体系,建成工业大数据分中心,建成2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大大足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力度,引导各园区企业进行云端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合作共建大足高新区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实施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建立联合激励机制,加大“上云”标杆企业的遴选和奖励力度,以标杆示范项目带动行业普及应用。到2025年,力争引导扶持800家企业上云。

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绕五金、汽摩、文创、静脉等支柱产业,整合相关资源,打造集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创新链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大足双桥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平台拥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先进、专业化服务能力强的企业,打造企业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到2025年,建设23个行业或区域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8个企业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工业个性化定制平台建设。推动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和高新区摩托车等产业园合作共建协同开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配套资源共享平台。支持区内制造企业依托智慧园区云服务平台共同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平台和各层级的个性化定制平台,提供面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到2025年,打造510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个性化定制平台。

第三节? 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建设辐射渝西川东、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物流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物流枢纽、国家供应链节点城市。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信息资源,促进行业、园区、企业与省市、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推动大足国际商贸物流园建设,联动永川港、泸州港、果园港及重庆第二机场等,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物流综合运输体系,打造服务大足国际国内物流降本增效的综合性国际物流枢纽。推动大足高新区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无人车等智能配送消费。

推进智慧商圈建设。持续推进大足海棠新城开发区“新城·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大融城购物中心等中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综合体验式消费中心。建设商贸及现代服务业结算中心,加快商贸业态提档升级。围绕大足印象、商贸中心、步行街等商圈打造智慧商圈可视化管理平台,加快免费上网系统、商圈互动系统、基于位置的服务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系统建设及应用。支持区内大型商超加快网上商城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消费一体化发展。推广应用电子发票,不断丰富购物和数字化场景体验。建设全区智慧商贸大数据平台,深度采集位置、交易、会员等数据,融合线上线下客流资源,推动全渠道精准营销。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大足电商产业园建设国家示范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营销模式。举办好“双十一”、“双十二”等线上营销活动,全力支持“天下大足”5G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和电商产业园直播机构运营,推进淘宝直播村播试点区县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推进顺丰云仓项目投入运营,降低区内电商企业快递成本,强化物流支撑。

着力发展数字会展。依托大足五金博览会、大足石刻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加大人脸识别、虚拟现实、智能门禁、机器人巡检、室内导航等信息技术及系统应用,建设国内一流的智慧场馆。建设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会展大数据综合应用分析平台,开展策展招展、人流预警等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探索个性化定制会展、虚拟会展等会展经济智慧化发展模式。

专栏4: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

大足国际商贸物流园。依托大足双桥经开区邮亭铁路货站扩能枢纽,建设现代化智能仓储配送区、大宗物资流通集散分拨区、专业化商贸流通加工基地、特色产业商贸物流聚集区、O2O商贸交易服务区等,开展石材、木材、粮食、机电、二手车、五金交易国内集散与国际进出口业务,建成一个以公铁联运为核心,服务大足国际国内商贸物流降本增效的综合性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和特色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大足区农产品加工园。规划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提档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农博展销、冷链物流、仓储等项目业态,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达效,可容纳农产品加工和产业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年交易额可达100亿人民币以上。

“新城·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加大可视化中心和智慧停车、商家导航等系统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的应用,打造集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特色风情街区、精品生态住宅区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推动购物导航、无人零售、线上线下(O2O)消费等智慧商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龙水五金市场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建设。以龙水五金市场集群为中心,全力打造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鼓励德恒五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五金一站式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打造西部五金中高端批发交易市场。全力争取市商务部采购贸易试点在大足龙水五金市场布局,并在市场设立国际贸易服务大厅等,有效增加区内自营出口企业和自营出口量,全力打造成为渝西川东五金机电产品出口集聚区。

第四节? 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速推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构建“3+1+N”数字乡村特色建设模式,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乡村示范点。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入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治理,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建设智慧农业监测体系,构建农业生产数字“一张图”,基本实现全区农业数据应归尽归,满足现代农业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等应用数据需求。以种植业、畜牧业等支柱型农业生产领域为核心,推进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带动,加强示范引领,加快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持续开展智慧农业建设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一批节本增效特色智慧农业应用模式。

加快推动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促进涉农领域数据整合,推进大足冬菜等特色农产品“区块链+智慧农业”应用试点建设,助推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积极开展柠檬、蚕桑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动涉农大数据产品生产、发布和应用。强化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网络、电商平台等全流程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参与“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利用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与农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打造网销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园区发展。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足+安岳粮药合作示范园区为主体,以“稻渔、蚕桑、中药材、芳香”产业构成的4个园区为重要功能板块,集中打造大足区现代智慧农业的“样板间”。采用物联网、5G等技术,按照国家稻渔生产技术标准,配置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实现对稻渔产业病虫害、养殖密度、水量等指标的智能化监控,大力发展高标准稻田内循环稻渔产业。以祥源中药材、惟德药业、四季香海、埂生基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开发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中药材、美容品、蚕桑等产品线上销售和产业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产销对接,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园、芳香产业园和桑蔬产业园等板块快速发展。

加速培育数字农业农村新业态出台鼓励政策,落实扶持资金,探索建立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引导城市资本等社会资源参与智慧农业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围绕十里荷棠·山湾时光、四季芳香、隆平五彩田园、智慧蚕桑等特色农业资源,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乡村旅游信息聚合,开展“巴渝醉美乡村”精品线路四季推荐活动,助力乡村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发展乡村平台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

????????????????????????

专栏5:农业数字化重点工程

大足区数字乡村运行管理平台。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入手,将乡村产业经济、乡村治理、三农服务、基础设施等涉农数据汇聚到智慧城市云平台,有效归集涵盖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系统数据,为乡村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新型智慧农业基础链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农业基础链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连接区政府、区农业农村委、区市场监管局、银行、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农户、消费者,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产管理、农业金融服务三大产业核心,提供数据可信存证、安全共享能力,为产品溯源、生产监督、金融服务等场景提供基础能力支撑,形成大足区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链上数据资产与应用服务。

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围绕芳香、蚕桑、黑山羊和水产等农业产业生产,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对农业资源要素、生产过程、时空方位及生产环境进行感知、诊断、决策,开展产业布局、农业地块精细提取、耕地质量监测、作物长势及生长环境持续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灾害预警、农情信息动态等服务,精准指导全区智慧农业生产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慧农业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形成全区农业产业数字地图,推动实现主要农作物智能监测与预警全覆盖,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绕中药材产业园、柠檬产业集群、富葛产业化项目、天华百卉园等,建设农产品精细加工、仓储、农博展销相关配套物流设施,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围绕产业供应交易,提供供应信息互联互通、交易清分结算、电子合同、电子税务、政府公共监管等服务。到2025年,建设1个综合型电商平台,物流加工中心,1个网销农产品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力争达到7.5亿元。

农业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持续推动大足区智慧农业发展项目,建设大足区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引导推动大足智能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农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集成应用。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柠檬、蚕桑、中药材智能化种植示范园区。到2025年,建设5个智慧农业示范点,1个市级智慧农业产业园,1个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5%以上。

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以“十里荷棠”城景融合示范片、隆平五彩田园为重点,深化棠香人家、老家·观音岩、四季香海、雍溪古镇、胜天湖水库等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围绕大足黑山羊、生猪、大足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村一品”示范街镇,建设一批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到2025年,打造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23个。

第五章? 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依托大足区域特色,实现集成电路、光学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智能设备制造、网联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5G、云计算、新基建等现代化技术,推广建设大足数字内容产业,打造围绕五金产业与雕塑产业的各类直播平台与众创、众包平台,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第一节 加速推动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

着力布局集成电路产业。聚焦电子信息关键零部件,引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为核心业务的龙头企业以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关联企业,壮大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及周边连接组件产业链。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现实需求,加大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和创新企业孵化,加快PCB、衬底片、靶材等原材料发展,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积极承接成渝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优势资源,引进一批集成电路模组、器件代工制造商以及配套服务企业,不断壮大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规模。

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产业。依托盛泰光电、立玻光电等企业,吸引触控显示、玻璃盖板、摄像头模组、感应装置等电器元器件企业聚集,打造电子核心元器件生产基地。瞄准光学电子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发展光学元器件,前后拓展产业链,整合高端资源,构建形成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芯片研发、生产、封装、检测体系,推进摄像模组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

积极打造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基地。围绕笔电产业链,积极发展产业链条上的结构件、主板元器件和充电器、耳机、数据线、机身机壳等配套产业。发挥重庆笔电产业配套产业园区示范作用,提升龙头企业壳料研发、模具研发水平,推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它手持电子产品机身机壳模具研发制造中心建设。发挥好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作用,加强与永川、内江等地合作,整合双城经济圈“智造”资源,创建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进一步吸引成渝两地更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积极打造成渝中部重要笔电外围设备制造基地。

大力发展智能设备制造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壮大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依托工业机器人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企业提升产能和产品研发转化力度,加大智能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实现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终端,引进培育智能化机床、在线无损检测系统装备、可视化柔性装配装备、智能分拣机等研发生产企业,加大5G技术产品、家用智能控制终端、VR/AR/MR眼镜及头盔等高附加值新品等项目引进力度,推动现有装备产品向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转型化升级。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引进智能网联汽车骨干企业,运用传感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等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全新研发平台,提升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等服务能力。积极培育汽车娱乐系统、汽车虚拟仪表及其他信息显示模块,培育壮大辅助驾驶系统、网联终端系统的本地配套能力。加快前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变道辅助等辅助驾驶系统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在LTEV2X5GV2X、车载终端、边缘计算、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新技术应用,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端的智能信息交换和共享。依托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与知名的车联网相关企业合作,做好覆盖全场景、多种车型的开发、测试、评价的汽车综合试验场的测试运行及示范应用,打通智能网联汽车从研发、应用到测试全流程产业链条。

?

?

专栏6:数字产品制造重点工程

集成电路补链强链。依托电子电路组件研发生产项目和电路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积极引入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为核心业务的龙头企业,培育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关联企业,壮大集成电路及周边连接组件产业链。

国家火炬重庆大足工业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引进飞行机器人、管道机器人以及焊接、装配、搬运机器人及数控机床、自动化系统集成、柔性生产线等为主的产业项目,力争集聚100家产业相关企业,吸引、带动一批科技服务企业入驻,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建成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机器人绿色制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智能终端。依托爱淘客、航天科工等企业,推进手机终端、自动售卖机、VR、工业装饰品等重点领域项目落地,加快智能终端产品种类拓展和档次提升。

光学电子产业园。依托盛泰光电、嘉禾光电等企业,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园,延伸光电影像产业链,引进前端原材料项目和后端智能终端项目,整合高端资源,形成百亿级光电产业。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中国汽研智能网联试验基地建设二期和三期,围绕“新基建”集聚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同时打造汽车文化小镇、赛场、智慧交通生态圈等。

第二节? 做大做强数字内容产业

加快数字文创产品营销推广。加强大足石刻文创园园区企业对五金与石雕等重点产业的布局引导和资源集聚,鼓励企业采取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营销和推广,支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协同发展平台、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平台等加强本地品牌的宣传推广。探索VR/AR、全息投影、云上等全新会展技术,结合本土产品特色,高标准策划举办高端装备博览会、智慧车展、五金文创博览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包装宣传营销,鼓励参展企业向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打造B2B专业展、B2C消费展。

大力推动数字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新基建、5G等现代化技术,升级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大足智慧文旅中枢。规范大足旅游APP、景区APP、微信公众号等客户终端应用,建好用好“一部手机游大足”旅游服务平台。利用数字孪生、5GVR\AR等技术,加强大足石刻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展示、科普宣传及景区智慧导览,提升游客互动体验。开展石刻文创产品核心研发工作,联合创新五金、非遗、红色文化等领域,构建以“石刻文创内容”为核心的“1+N”大足IP文创主题系列。

专栏7:数字内容产业重点工程

大足智慧博物馆建设升级。将高科技与互动体验结合,创新升级以藏品文化展示为主的文创体验、文化交流、科普研学、智慧互动“五位一体”的文博体验与利用方式,推进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大足石刻数字影院等智慧体验项目。

大足石刻文化公园。立足大足石刻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地位和国际化的艺术价值,依托“5+N”的石刻资源体系,全面开发与丰富石刻文化体验产品,构建石刻文化体验、文化游学、文化创意、石刻文化演绎、石刻会展等多业态产品,改变观光为主的单一体验方式,推进石刻文化景区体验游、深度游,全域形成“一心两园五景五养多点”的石刻文化体验格局,丰富石刻体验旅游业态,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体验高地。

大足石刻对外传播。动纳入国家对外文旅交流重点项目,让大足石刻走出去、活起来。利用5G、云展览、云直播等现代传播手段,加强与世界知名博物馆的有效联动,创新策展形式,提升展览品质,推动大足石刻走向海外,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联合世界八大石窟,推进大足石刻与世界文明平等对话。继续实施“四百工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选择百座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大学,举办百场展览(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百场讲座(大足石刻世界巡讲)、百馆赠书,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石刻数字体验馆。加快大足石刻文化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提升大足石刻价值再创造技术水平。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等先进技术在大足石刻领域深度应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大足石刻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开拓消费新领域。

数字文创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数字文创相关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构建数字文创生态圈,打造成为大足的数字文创中心。组建一批数字文创产业跨界创新中心和企业研究院,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企业开展跨界合作。搭建一批集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创新人才等为一体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数字文创企业创新发展、互利共赢。

第三节? 加快发展平台/共享经济

加快发展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序推进五金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加强与重庆顶级节点对接,联动推进成渝区域企业共建共用五金二级节点。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式发展壮大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灵活的标识编码注册和标识解析服务进一步扩展标识解析服务能力、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加快建设标识解析企业节点及应用系统,推动构建标识产业生态体系。依托龙头企业打造标杆,积极开展标识创新应用,加强复制推广。鼓励中小企业单点突破,带动内部标识应用,纵向渗透,在细分领域,打造“专、精、深”标识应用产品。加强园区产业集聚,以产业优势形成标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打造网红直播基地、电商平台。围绕大足区五金、石雕等特色产业,采用“网红直播+短视频+电商”新模式,打造全国知名网红直播基地和电商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高端石材区域性专业市场。积极引进三维(3D)打印技术企业与资源,结合网络直播新模式,打造五金、石雕行业在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方面的在线用户体验。围绕大足石刻、五金、农产品等行业培育网红直播间,开展网红直播培训课程,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目标,推动创意、推广、培训、代运营、摄影等配套完善的电商产业园生态建设,力争将大足区电商产业园打造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积极打造网络众创、众包平台。依托重庆聚足国家级众创空间、重庆市大足区青创空间和重庆市大足区电商产业园,引进一批高端艺术人才和创意团队,搭建“文创设计院”“大师工作室”等多形式文创平台。支持大中型制造企业构建互联网众包平台,实现石雕行业部分设计、研发任务的分发和交付,鼓励中小型创业者通过“众包”模式构筑产品服务运维体系。支持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众扶”平台发展,鼓励本土技师、工匠通过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募集早期股本,形成文化创意、创新、创业高地。

????????????????????????

专栏8:数字产业平台重点工程

五金产业数智化提升。加快建设五金产业工业联网平台,推动五金企业全面“上云上平台”,五金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打造10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标杆企业。培育35家数字化示范车间。充分挖掘大足五金历史文化、特色技艺、专业市场优势,依托重庆最大的家居产业园,突出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家居五金、农机五金、建筑五金等重点方向,构建门类齐全、链条完善的现代五金产业体系。

国家级电商产业园。利用“中国西部五金之都”的金字招牌,加快构建五金产品品牌推广体系,推进“龙水五金购”电商平台建设,为五金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全套解决方案。着力提档升级1个市场,打造1个国家示范电商产业园,建成2个电商平台。

直播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大足特色的五金直播基地,依托中斯加特集团,推广“天下大足”电商平台,举办电商购物节,结合电商节日推出相应活动,重点宣传、推介、营销大足五金、石雕石材、雕塑文创等本地特色产品,形成持续的产业带动作用和品牌影响力,建设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

第六章? 加快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进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社会治理、政务管理等重点领域模式创新,使城乡民生服务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社会治理更加智能、政府管理更加科学,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智能红利。

第一节? 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化

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依托大足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以人口家庭、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为基础,构建全区统一的基础资源数据库,推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互联网医疗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增值服务。加快推进大足区人民医院、经开区人民医院等智慧医院建设,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大力开展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增强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效能。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依托大足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和大足区智慧教育大数据汇聚平台,逐步整合现有系统,力争打通底层数据。通过名师课堂、远程同步智能课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职教中心、龙水二小智慧校园建设,扩大智能化教学终端数量和无线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利用AR/VR技术和多媒体教室、互动同步教室等硬件设备,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教学环境。

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龙岗街道为试点,加强视频监控等安防设施建设,加大老旧小区集人脸、车禁、门禁、视频监控、人防为一体的智能安防应用系统建设,并接入公安网络,提升老旧小区人员、车辆、物品的动态管控能力。整合区域人、地、物、、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手段,打造一体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大足区社区治理能力和社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全区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养老服务业务开展和服务质量监管的智能分析应用进行升级。

专栏9:民生服务智慧化重点工程

智慧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投入体系,持续加大智慧医疗投入。在前期区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数据治理,完善区级综合医院和专业医疗结构接入系统,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信息、精神卫生管理、健康教育促进、卫生健康执法等医疗数据整合,全面构建业务协同应用、信息互通共享、标准统一规范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智慧医院。续推进大足区人民医院、经开区人民医院、大足区中医院、大足区妇幼保健院等区内医院智慧化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环境,统筹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疗卫生业务系统建设。加大智慧医院手机APP建设与应用推广,开展在线健康咨询、预约挂号、自动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电子病历查询等移动互联网服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使能手段开展机器辅助诊疗,全面提升诊断能力和诊断效率。到2025年,建成智慧医院2家。

智慧校园。扩大智能化教学终端数量和无线校园网络覆盖范围,改善智慧教育基础应用环境,构建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有机衔接、智能灵活、开放共享的校园环境。运用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技术,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为智能化条件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智能化水平。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养老助残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办证、领取补助、移动医疗、养老信息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就医及养老问题。搭建居民意见反馈与在线交流平台,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智慧养老服务点。建设智慧养老院、智慧养老社区和数字化养老服务点,集中开展日常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等养老服务项目。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留适当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爱大足App以专属钉钉为底座,构建集成社会治理、市民在线办事、民生服务三类应用,形成1+3N平台应用建设推进架构。实现网上议事厅、平安巡逻、一键服务等6大基层社会治理应用,线上政务服务、职业技能考试在线缴费、大足石刻购票等市民在线办事应用,预约诊疗、妇幼保健、智慧停车等智慧城市新服务应用。

第二节? 推进生态宜居智慧化

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纵向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横向实现区级各部门间生态环境监管相关信息的融合共享和深入应用。推进自动化监测站点建设,逐步建成重点区域全覆盖的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与视频监控相结合的综合环境监控网络。强化城市垃圾的智能分类和监管,引导居民前端分类,利用物联网、GIS等技术加大垃圾流通信息监测,打造“从源头到去向全程量化监控”的物联网管理模式。

推进智慧能源建设。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大重点领域,实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节能环保汽车及家电产业升级壮大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区智慧能源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各类能源负荷预测、消耗趋势、异常消耗、供需情况分析,提供能源管理一张图应用,实现区内能源智能化、可视化监管。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建设面向全区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城市水务网络化、流域化、综合化管理,实现“源、供、排、污、灾”全过程量化监控管理模式。推进水量水质信息、涉水管网地理信息和视频监控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强化大足区生态供排水的智慧化管理,实现资源、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的智慧水务发展目标。

专栏10:生态宜居智慧化重点工程

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汇聚生态前端智能监测感知数据,基于城市信息模型构建智慧生态大数据平台,对山体、大气、水、土壤、噪声、重点污染源、扬尘、固废、核辐射、生态红线等不同生态环保领域进行仿真模拟以及AI智能分析,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实时分析预测预警,实现对生态一张图管理。

智慧能源综合监管平台。加快推进区内智能水表、智能气表、智能电表的更新替换,基于物联网平台,汇聚前端物联设备采集数据,整合水、电、气等各种能源管网数据,构建智慧能源综合监管平台,实时监测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能源系统的实时运转状况。

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基于BIM+3DGIS,通过部署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如数据采集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建立可视化供排水管理系统,实时感知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状态,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给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

?

第三节? 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

加快发展智慧城管建立大足城市管理数据资源目录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城市管理数据库,统筹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及智慧市政、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执法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持续深化城市管理网格精细化,细化部门和单位职责清单,压实工作责任,以城市事件为牵引,构建区、街、居三级城市运行应用体系,推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的“精准定位”和“一网统管”。推动大足高新区智慧园区建成运营,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开发、咨询规划、工程交付、培训实习、测试认证、示范推广“一站式”综合服务。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NBIoTeMTCRFID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大足区停车场、公交站牌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大智慧停车场、电子站牌建设,强化交通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构建完善的智能交通感知体系。丰富完善交通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功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多维度交通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全面及时掌握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态势,根据交通态势预测高效完成研判、指挥与处置的联动,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完善智慧警务。打造智慧警务服务站,推进智慧警务与实战警务深度融合,实现居民身份证遗失补领、公安信访预受理及资料上传、养犬、车辆及驾驶员信息查询等多种警务服务。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与联网应用。完善公安指挥中心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预测,展现属性、时空、语义、特征等关联关系,实现对维稳、反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各类风险的自动识别和预警,以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深入发展智慧应急依托大足政务云平台,建设区级应急管理与决策分析主题库,为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综合研判、事故灾害预警、指挥辅助等基础支撑。建设大足区应急指挥中心,优化职责匹配的事件协调处置流程,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建立现代化消防体系,统筹建设各类消防感知设施,形成集消防地理信息、执勤实力、器材装备、重点单位、应急物资储备、火灾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消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区消防事件预判及消防设备精准管理。

专栏11:城市治理智能化重点工程

交通运行监测与调度指挥中心。依托大足区智能交通物联网服务平台对各行业部门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成大足区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调度指挥中心,形成统一的交通运输的数据资源中心,打造五个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运行监测中心、决策支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四大功能(日常监测、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服务),提供四项服务(服务百姓出行、服务行业监管、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企业运营)。

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以刑事案件协同办案一体化全流程建设为起点,推进政法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政法大数据标准、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实现平台数据汇聚融合和高效规范智能办案。开展智能化辅助办案系统、网上涉法涉诉信访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政法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升级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系统,扩容数据处理及存储系统,开展数据备份系统和关键业务双活系统建设。

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挥平台。依托大足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构建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挥平台,部署大足区内指挥信息网、物联感知网、卫星通讯网、无线通讯网络节点,横向打通或构建与区级公安、交通运输、气象、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卫生健康、消防救援、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地震、矿山等相关应急监测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纵向实现与市级应急系统的指挥联动。

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整合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机构、互联网、企业、通信运营商等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综合分析,强化城市的全面感知、态势监测、事件预警能力,实现一张图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

全域智慧停车服务平台。以城市停车智能化管理服务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平台、统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模式,对全区停车资源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和并网,建立全区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体系,打造方便、快捷、高效的城市智慧化停车运行体系,实现停车供给科学化、停车秩序规范化、停车缴费自动化、停车服务智能化。

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基于全区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城市部件、事件等信息与空间地理信息叠加,加快部署智能环卫机器人,并持续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管机器人”智慧城市管理视频分析系统、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城市智能照明系统、智慧环卫系统、门前三包系统、“五长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扩大数字城管综合覆盖面积,提升城市管理问题智能化发现能力、城市运行状态自动感知能力以及实时处置能力。

智慧警务指挥中心。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应指工程、雪亮工程的应用,将区公安局承担指挥、侦查职责的指挥中心、刑侦、治安、经侦、打假、情报、网安、禁毒、森林、特警等相关警种集中整合,建设公安局指挥中心等警种业务技术用房,应急指挥中心、智慧侦查中心、反诈骗中心、执法办案中心等合址办公,实现对维稳、反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各类风险的自动识别和预警,以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第四节? 加快政府管理数字化

大力发展智慧政务。打造“一窗综办”式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以企业证照和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索引的综合受理系统,开展多业务综合受理服务。加快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建设,整合公安、人力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服务资源,推进自助终端与部门业务系统的集成对接,集中提供办事预约、自助办理、信息查询、服务评价等服务。积极推动行政服务大厅、商场、银行、高铁站等场所设置政务服务自助办理设备。优化提升“政务+邮政”服务,引导办事群众全程网办。

积极发展智慧监管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汇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监管数据,同时接入社会投诉举报数据、互联网及第三方相关数据,构建智慧化的市场监管平台。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智能感知体系建设,并接入重点、高危行业监管数据,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强化大数据分析利用,构建智慧化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监管数据可分析、风险可预警。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积极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协同监管、综合监管、联合监管。依托全市信用联动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完善全区企业信用联动监管机制,提升事前信用评估准确度。

专栏12:政府管理数字化重点工程

“互联网+政务服务”终端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多渠道、多层级的公共服务终端体系,加大商场、银行、车站、便利店等场所自助终端建设。推动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运用“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开展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到2025年,力争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达到90%

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以市场监管信息化驱动市场监管现代化为主线,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监管执法、综合管理、技术支撑等应用的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对相关部门协同监管、重点监管提供数据可视化展示。

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进和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信息资源库、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光网覆盖范围,搭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政策库、人才库三大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集展示与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园区中心大脑。根据片区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要求,搭建园区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打造联通园区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建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网上办事窗口,丰富完善对园区企业的服务职能。

第七章? 着力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

构建完善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持续增强数据要素的集聚和利用效率,以数据采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业务为重点,加速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

第一节? 着力构建高品质数据资源体系

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区级公共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对接国家和重庆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全政府部门、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非涉密数据资源加速向共享交换平台集聚,建立完善数据交换、共享、利用长效机制,推进网上政务服务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建设大足大数据资源中心,整合与民众、产业及社会服务相关的数据信息,融合引入基础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数据,建立政府部门引导、市场化运作、各主体协同合作的社会数据采集体系。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建设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优先推动医疗、卫生、环境、交通、旅游、文化、质量、气象、农业等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推动数据资源流通开展大足石刻文创园石雕石刻大数据交易流通试点,结合区块链技术布局建设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建立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支持六匠文创、艺鼎雕塑、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木文化产业园等企业及园区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细分领域的数据交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行业数据资源开放,促进行业数据共享与流通。

加强数据资源安全管控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匿名性、防篡改、可溯源等特点,开展大数据与区块链的整合应用,推进政务数据和商务数据上链进程,增强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交易的安全性建立健全个人信息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执法机制,协调各部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制定数据流通自律公约,强化底线意识与数据安全意识,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引导数据行业从业者依法开展数据创新应用服务

第二节? 着力开展高品质数据产品服务

建设数据产品采集存储服务体系建设大足大数据资源中心,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服务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面向政府和重点行业开展数据采集服务。支持专业数据采集服务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用户企业合作,基于物联网、移动网、互联网和政务网等开展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参与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探索数据中心规模化运营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存储即服务”。

建设数据处理加工服务体系建设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基地,引进培育一批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企业、公益性数据服务机构,开展数据清洗、脱敏、建模、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大数据加工服务,面向档案数字化、网络数据清洗、图像视频数据标引、语音数据训练、工业自动化数据整理等市场需求,培育数字化档案加工、人像数据处理、语音数据处理、工业自动化数据处理等数据服务产品及产业体系。

加强数据资产在重点行业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创新业务,重点围绕数据安全、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并组织推广,依托货运、贷款、通讯、用工等海量数据,创新全区制造业大数据应用,探索基于大数据对制造业监测预警的新路径。推进电信、能源、金融、商贸、农业生产等行业领域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支持企业利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开放的数据开发新应用、新服务,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加强技术和资源对接,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第三方数据服务等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应用。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立大足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加强对全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任务的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全区上下协力、部门左右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建立考核、督导、评估机制,结合各相关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工作任务和推进计划,做好统筹推进、跟踪监测等工作,确保全区数字经济重大工程的有序开展。建立大足区数字经济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和专业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撑。加强对相关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发布监测分析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评估报告,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各部门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

第二节? 优化资金保障

充分依托数字大足云平台,统筹建设全区政府和国有企业资金投入的数字公共服务和产业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共建共享,节约投资。统筹全区经济发展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市级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点作用,引导天使、创业、风险、私募等基金向大足区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域投资,增强对全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开发信息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和服务,切实降低区内各类企业的融资成本。积极推动全区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有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主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重大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精准化帮扶。

第三节? 加大人才引培

瞄准大足区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建立数字人才需求目录和数据库,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努力在住房、科研经费、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子女入学、就医与出入境等方面做好服务。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大足设立研究分院,扩大数字经济人才供给。建立数字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区内高职院校增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型专业,研究传统工业制造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模式,大力提升符合大足区数字化转型要求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第四节? 强化招商引资

鼓励区属国有企业利用存量资产和各园区加强合作,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数字经济孵化园。立足大足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瞄准国内一流的数字文旅、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等企业,开展定点靶向招商,通过以商招商、强链招商、补链招商等方式,提升大足区在数字经济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整体地位。做好引进企业的培育扶持工作,建立大足数字经济优质企业“白名单”制度,精准施策,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着眼细分领域,着力培育五金行业的“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等现代化企业,推动业内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五金行业知名的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积极向重庆市争取碳排放能耗指标,支持区内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

第五节? 创新监管机制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事项,调整清理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及相关制度,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营造审慎包容的制度环境。健全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区内企业创新活力。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促进政府监管和平台企业管理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压实网络平台治理企业主体责任,积极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平台治理,探索政府、平台企业、社会公众多元协同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监管模式。

?

?


部门解读:

【文字解读】《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政策解读

一图读懂: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我区编制发布《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文件下载:

大足府办发〔2021〕166号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365体育网址《重庆市大足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