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

图片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11709318024F/2024-0002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计划、发展目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发展改革委 [ 发布日期 ] 2024-02-29
[ 成文日期 ] 2024-02-29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709318024F/2024-0002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计划、发展目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发展改革委
[ 发布日期 ] 2024-02-29
[ 成文日期 ] 2024-02-29
[ 有效性 ]

关于重庆市大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重庆市大足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党建统领885”机制,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着力谋开局、稳增长、扩需求、调结构、提信心、防风险,以超常规的工作举措应对超预期的挑战,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恢复稳定、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升级加快、改革成效明显、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稳定,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现代化新大足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4项计划目标中,7项为约束性指标,除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受气候因素影响较预期稍有差距外,其余6项全部完成;17项为预期性指标,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际使用外资等8项指标受宏观环境影响低于预期外,其余9项全部完成。

(二)重点工作推进有力

1聚力促合作,全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区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唱好双城记、共谋新发展,争做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的排头兵。

一是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协同川南渝西十市区共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完成《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重庆片区)总体规划》编制与资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举办资足常乐”系列文旅活动20场,联动川渝地区推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线路11条、主题商品20余种。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大(足)内(江)高速全线通车,渝蓉高速“大足石刻”服务区建成投用,成渝中线高铁(大足段)、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大足段)、川渝1000伏特高压变电站500伏送出工程(大足段)、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大足段)等项目加快建设,成渝高速扩能改造、重庆都市圈铁路西环线中心城区至永川至大足至荣昌物流通道(G348邮亭过境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石刻文创园区、大足安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粮药合作示范园区、江西环锂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5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85亿元

三是产业协作配套不断深化。深化大足高新区资阳高新区首批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配套合作企业32家。联合内江、绵阳等川渝两地12个产业园区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静脉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推动足航钢铁、瀚渝再生等企业与川渝地区静脉企业加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处理协作。成功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设计赋能大会,签约工业设计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平台等项目7个,启动川渝工业设计赋能云平台建设,与绵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中心

四是跨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协同资阳等毗邻地区开展跨界河流治理及大气污染防治落实川渝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与毗邻地区实现教育、医疗、人社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足至安岳跨省公交线路增至2条,保障义务教育阶段4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周边地区居民来足就医2.6万人次。办理“跨省通办”“川渝通办”6.8万件次。

2.聚力扩开放,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依托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加快建设成渝腹地中小企业外贸集聚区,更好促进内畅外联。

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出台《大足区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成投用国际贸易大厅、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打通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出口新线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316票、11亿元。与重庆保税港区签署合作协议,设立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大足特色商品展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6%。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6亿元、增长102.3%

二是区域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加快建设。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完成龙水五金市场集聚区新增注册市场采购贸易经营主体100家,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外贸综合服务、金融服务、组货拼装等企业20余家。成功举办第九届五金博览会10余个国家使领馆负责人和50余家境外采购商参加,推动“国内销售”向“海外抢单”升级。建成海外国际电商网站,推动线上+线下”“采购贸易+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三是招商引资持续向好。筛选重点领域细分赛道,研究绘制“产业树”和“产业地图”等招商图谱,完善动态管理的招商项目库、资源要素库、目标企业库。统筹招商投资促进政策,完善招商项目评价体系,优化政府投入和项目回报平衡机制,清理核查项目合同履约情况,建立合同违约倒逼机制。强化以商招商、创新“零地招商”、探索资本招商,全年引进绿源新能源摩托车、亚星锚链等项目204个,正式合同额80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5亿元,其中引进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5个。

3.聚力增底色,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全面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生态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一轮二轮央督等涉及我区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销号加强生态修复和系统治理,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5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7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建设1.8万亩。完成淮远河万古镇新石村段整治及绿化美化、拾万镇五彩田园至万古镇响滩段综合治理、珠溪河龙石珠溪段生态修复治理、龙塘沟河中敖段整治修复工程。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创森模范社区3个、森林校园3个、森林厂区3个。棠香、万古等17个镇街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督导帮扶,处置露天焚烧3000余起整改190家重点企业涉气问题,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2天。打好碧水保卫战,有序推进淮远河等5条河流系统整治,完成平滩河等6条河流健康评价,启动龙水湖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国考、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乡镇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11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效管控蜀南气矿8个气井、红蝶锶业有限公司龙水工厂鑫乐洋化工10块受污染地块

三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出台《重庆市大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大足区碳达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1+2+6+N碳达峰中和政策体系基本成型。开展企业节能改造,引导3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成功培育市级水领跑者1家、区级节水型企业5家。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累计新建光伏发电项目20招引页岩气资源本地利用项目4个,全区煤炭消费占比下降20个百分点。稳定大足页岩气田产能,页岩气开采出气量2.3亿立方米。香国公园入选市级精品无废城市细胞名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体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累计创建节约型机关82家、绿色社区89

4.聚力扩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一是强推项目促投资增长。印发《大足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细则》大足区政府投资项目代理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紧盯三张清单项目年度任务,坚持月调度、季拉练、年考核每月无人机拍摄百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并在政府常务扩大会上进行“红黄灯”警示通报,确保项目顺利、快速推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43%,房地产投资增长7.03%。精准对接上级政策支持方向,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9.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1.67亿元,其他专项资金37.43亿元。争取债券资金112.8亿元、增发国债资金5.7亿元(已到位4.53亿元)。

二是千方百计促消费升级。加快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建设,基本形成以海棠新城、大融城、学坝街三大商圈为引领,大足印象、德福街、滨河路夜市、蓝湖花街为主要消费点的“三圈多点”格局。举办第九届中国(重庆)大足五金博览会、中·重庆第八届大足黑山羊节、爱尚大足·趣玩盛夏夏日游乐季等消费促进活动70余场。大足电商产业园提质增效项目一阶段改扩建已完工,全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5.8亿元、网络零售额32.6亿元,获评全市唯一、全国十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大足电商直播基地,全年累计开展直播带货18.2万场、销售额15.23亿元。推出露营、户外音乐节、棠香有耍事等新兴消费业态整火锅、三生小院等消费新场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5.4亿元、增长8%

三是多措并举强经营主体。落实《重庆市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政策措施》,分类制定扶持存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46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2亿元。拓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纾困”等服务企业活动,积极落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和企业服务专员等制度227名专员“点对点”服务企业,解决企业“吹哨”事项497件。偿清政府拖欠企业账款19.2亿元。降低经营主体要素成本,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113万元,为企业办理新增减免缓退税费4.2亿元,投放实体经济贷款337.4亿元、增长28.3%,对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展期、延期、无还本续余额48.9亿元。6家优质企业获批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支持1016万元。实施“苗圃”“育林”“参天”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新发展经营主体1.35万户、增长16.5%,其中民营企业2535户、增长14.3%

5.聚力强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着力打造“246”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再生资源2个主导产业分别完成规上产值125.6亿元、95亿元,开发全国首台无人驾驶换电矿卡、新能源全数字化冷藏车、多功能旅居车等专用车新产品,氢能挂车、氢燃料电池翼开启厢式车、顺博铝灰综合利用、豪健电动车配套建成投用,中天电废成功研发出贵重金属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新材料、光电4个特色产业分别完成规上产值72亿元、8.9亿元、3.5亿元、67.6亿元,炬特开关、金辉电梯科思迈电子器件嘉耀整体家居保利电梯等项目建成投产,攀钢大足剪切配送基地建成运营,耀和五金刀具智能制造、生旺不锈钢、元泰新材料、大朝电脑等项目有序推进。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7.2%3.2%42.2%,鼎丰舞台设备、鑫跃汽车塑料部件及车灯等项目建成投产,旺耕农用机械设备、中南巨隆航空铝制板等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平台持续发力分园区出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方案),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大足石刻文创园共计实现规上产值401亿元、增长8.5%。双桥经开区成功创建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大足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平台建设,升级打造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民呼我为等重大应用实现三级贯通,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线上线下同步投入实战应用,“数治窨井盖”获市级应用独家试点拓展五金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打造云智采、云智造、云智销智能应用场景,累计企业上云650家、上标识208家,标识赋码量达到8.3亿个,标识解析达到8.6亿次。新建5G基站403个,每万人拥有量达26个,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打造宇海科技等5G+工业互联网场景示范3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专项行动施企业智能化改造23家,新认定市级创新示范工厂1家,集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6总量达到16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总量达到3。双钱轮胎、宇海科技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盛泰光电获评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创新示范工厂、入选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名录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限上批发销售额、限上零售销售额、限上住宿营业额、限上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23.4%17.9%11.5%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定运行,增加值增长8.9%,中国邮政、勤新物流、长足飞越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分别增长13.23%76.66%39.9%,入围全市农村物流三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示范,入选全国首批“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区”。金融业稳健发展,增加值增长10%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4.1亿元、631.0亿元,分别增长16.0%17.8%,存贷比为98.0%。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1%

四是大力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4%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整改土地非农化0.5万亩、非粮化3.5万亩恢复补足耕地0.9万亩,复耕撂荒地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93.9万亩,产量42.39万吨、增长2.89%,油菜播种面积25.2万亩,产量3.6万吨、增长11.5%,蔬菜播种面积31.5万亩,产量51.1万吨、增长4.1%。整合资金1.37亿元支持“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发展,编制大足黑山羊、稻渔大足冬菜、中药材产业链五年实施行动计划,大足黑山羊年出栏25万只新发展“稻渔”2.7万亩,建成大足冬菜3.2万亩、中药材2.24万亩举办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大足黑山羊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建成首栋万头立体羊舍,发布大足冬菜地方标准,市中药材种植研究所设立分站。大安农业园区(东部片区)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新建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20培育致富带头人80人、高素质农民850人。开展镇街“晒产业、晒产品”专题推介活动27场,流量8816万人次。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介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条,带动沿线11个镇街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棠香人家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全年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7.5%

6.聚力兴文旅,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全力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同步做好龙水湖、巴岳山“山水”文章,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

一是世界知名研究院加快建设。实施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广大寺修缮保护等项目18个,完成22处中小型石窟数字化信息现场采集。启动《巴蜀石窟全集》编撰工作,开展科研项目30结项17推进创办大足石刻学术期刊《大足石刻全集》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大足石刻研究院获评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启动“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文博项目,实施宝顶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推进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数字化保护宝顶山摩崖造像广大寺修缮、石门山摩崖造像抢救性保护等项目,完工中小石窟保护设施建设(一期)、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等项目,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智慧旅游景区管理平台、数字展示中心

二是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全力创建龙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子湾露营基地、渔人码头等项目建成投用龙水湖温泉及水世界、大龙湾酒店恢复营业。举办湖畔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大足入选“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大足石刻数字球幕获评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全区旅游景区智慧化体系入选科技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海棠湖公园、龙水湖西子湾国际假日营地名列第二批43个公园绿地77处公共空间开放共享名单。宝顶小住、静南客栈、古佛学堂等5个民宿开门迎客,有序推进荷棠寒舍、静南客栈等创等级旅游民宿2023年,全区接待游客3512.6万人次、增长15.1%,其中过夜游客87.7万人次、增长59.4%,实现旅游总收入201.7亿元、增长24.6%

三是宣传营销不断强化。高水平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大足石刻亮相纽约亚洲文化节联合国总部何以文明特展“新加坡·重庆周”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大足文旅走进瑞士、法国等国家展出大足石刻入选央视新闻客户端《文博日历》栏目央视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推出16期《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系列节目。携文旅相关企业与文创产品(旅游商品)亮相文博会、西洽会、西旅会等。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首届“大足好礼”旅游商品大赛、庆文旅惠民消费季大足分会场活动等。彩塑《大足小工匠》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五金刀具“深海利刃”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7.聚力提能级,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示范。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基本完成一中心四组团详细规划,出台实施城市设计导则、小镇焕新导则及农房建设管控指导图则建成区面积扩大至56.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39%。全面启动大足石刻文化城规划建设海棠国际财信中心完成拆降宝顶至北山快速通道渝蓉高速石门山下道口、海棠新城天宫河片区开发道路等项目有序推进。编制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龙中路片区更新,加快推进南北山人文走廊、西门片区更新改造等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92.6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6座,维修车行道6.4万平方米、人行道9.3万平方米,建设小微停车场50停车位2200改造供水管道39.27公里建设口袋公园2,完成石刻大道、龙中路文化植入,实施花境双桥一期工程,提质城市绿地5.4万平方米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通过12319、数字城管、城管机器人等受理城市管理问题3.05件,部署调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指挥监督系统,顺利接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二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范因灾返贫长效机制,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无一人返贫或新致贫。投入1.72亿元衔接资金建设175个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1.2人就业增收。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新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农村供水管网110公里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4000,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98%以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五清理一活动、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和比武打擂活动,村庄清洁覆盖率保持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40%。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农村5000户。有序推进小镇焕新工程,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1603户、危旧房改造271户,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示范镇1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级示范村3,评选首批“五星村庄”24

8.聚力抓改革,加快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深层次重点领域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365体育网址。

一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五合一综合改革试点,初步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制发全市首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股证书,成功纳入市级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新增耕地295、腾退宅基地7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有资产调查摸底,制定国企“瘦身健体”三年计划压减融资平台公司11户。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实现村级资金收、缴、支、管全过程闭环运行。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完成三变改革试点村社达到65%内江合作开展市场监管第三方评估检查模式获全国推广。开发区(园区)优化整合、投资多元化改革等重大改革稳步推进。

二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累计申报20.77亿元、增长85.6%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科技型企业278家、累计1534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累计196家。新增市级创新平台4个、累计33个,五金产业获评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3件,科技成果登记200件、技术合同登记5.3亿元。

三是持续365体育网址。全面落实117项创新试点措施,在全市率先推进政务事项“标签制”“一码即查督进驻”,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共办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3件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招投标改革,实现网上投标+网上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效率提升60%以上。推广电子证照运用,电子证照签章率达99%,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达90%,基本实现“无纸化”办事。加强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联合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对1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签订信用承诺8万余条。

9.聚力惠民生,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23万人,调查失业率5.2%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36人、农民工就业3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44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员1566人、为重点产业引才4973人。举办专场招聘会113场,助力“就在山城”重点群体就业。大足石刻文创园获评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5亿元、带动就业3130人。

二是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双桥中学扩建项目主体完工,双路幼儿园、龙水二小、珠溪小学、龙岗中学、大足中学昌州校区完工投用,累计新增学位9340。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5%义务教育入学全面保障,小学、初中入学率100%24所学校成功创建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高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高考特殊资格上线率41.4%、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加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与229家企业密切合作,校企共建双基地6个,举办订单班”“定制班14

三是公共卫生持续提升。投用区二院新院区,建成区精神卫生中心传染病病区,有序推进区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工程、双桥经开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区乡镇卫生院迁建(中敖)等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区精神卫生中心创建为重庆市三级精神卫生中心,经开区人民医院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龙水中心卫生院创建为市级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邮亭中心卫生院创建为甲级乡镇卫生院智凤卫生院被授予“精品中医馆”荣誉称号。万古镇、玉龙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四是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开放香国公园、昌州古城24小时城市书房,新增图书馆社会分馆6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入选全国优秀文化空间案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广播村响覆盖率100%,基本建成城区15分钟、镇村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举办区级文化活动392场,参加市级文化活动14场。重汽博物馆被授予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双桥经开区文化馆(重庆市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石马镇)命名为重庆市大足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爷爷的画卷》获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歌会铜奖和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奖。新增区级非遗项目21个。建成投用龙滩子红岩等体育公园以及国梁镇健身步道,举办高水准赛事活动27场次,万古鲤鱼灯舞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五是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切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推进中敖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建成运营社区老年人食堂10兜底保障儿童福利,为502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补贴)589.11万元、助学金36.84万元。创新推进“足够爱你”预防轻生专项服务,轻生事件下降33%。退役军人工作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优抚拥军政策,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1.2亿元,成功创建市级双拥模范城。三驱镇、珠溪镇、国梁镇公益性公墓开工建设。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构建“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新模式,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等3.1亿元。

六是着力守底线防风险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日常监测和动态调控,粮食等重要资源保供和民生商品价格运行总体平稳。扎实抓好能源安全保障、国防动员和保障能力建设。抓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提前销号项目6个。加大政府性债务化解力度,稳妥有序做好政府投资项目清理工作顺利实现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脱红”目标。抓好金融领域风险防控,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73%。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融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守牢守好风险底线。有效应对7·26”最大暴雨洪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875人,实现“人员零伤亡、财产少损失目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火灾防控除险清患行动,安全生产亡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的55%,非安全生产事件亡人数下降25.7%

2023年,计划实施区级建设项目406个,因债务化解、政府投资项目管控等政策原因而暂缓实施项目60个,其余346个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年产100万吨装配式建筑、幸湖佳苑(二期)、上游水库移民后扶等166个项目在年内实现开工,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若TPEP新型环保管道生产、农村旧房整治等132个项目完工投产投用,中心城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双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发、卫生技师学院一期48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多重挑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稳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受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影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政府和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对经济的支撑均在转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比较乏力,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克服不少挑战,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二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链供应链不够完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偏弱,龙头企业缺乏引领作用,部分领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物流成本、用电成本方面优势不足。三是城市发展能级不高。中心城区规模不大,聚集度和带动能力亟需提升,城市吸引力、向心力、辐射力不强,新城开发和老城更新步伐有待加快,乡村振兴任务依然繁重。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平台相对缺乏,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不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多,研发能力不高,动力不足,国字号、高能级的科创平台比较匮乏。五是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受金融政策收紧影响,加之房地产市场行情的不景气,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极其尖锐,资金调度异常困难,财政保障各项产业政策兑现、民生事业支出和项目投资的困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力度在减弱。六是民生领域仍需补短板。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配套等民生建设与群众需要之间还有差距,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亟需加强。

202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2024,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大足建设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要对标对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大足实际,系统全面谋划,抓住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实现变革性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标志性成果。

(一)宏观形势判断

从全球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投资壁垒增加,将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但通胀压力缓解,国际贸易增速有望回升,国际资本流动为引进外资带来新机遇,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全国看,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中央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相继实施增发万亿国债等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将为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从全市看,制造业产业体系正在加速重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集群进入深度调整期,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支柱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爬坡期,但是随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能级创新平台等加快引进集聚,数字重庆建设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加快落地见效,重大牵引性项目加快落地,经济活力将不断释放。从全区看,目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产业能级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之社会投资的信心、居民消费不及预期债务管控压力较大,全区实现稳增长困难挑战更大,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实施,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的落地,作为成渝相向发展战略腹地和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大足将迎来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的加快推进,也将推动大足稳定长远发展。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委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为工作导向,围绕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功能定位,锚定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建经济圈,打好特色牌,当好桥头堡,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中迈开大足,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

(三)主要发展目标

综合研判外部环境以及我区发展的支撑条件和潜力后劲的基础上,有效衔接十四五预期目标,兼顾需要与可能、短期与长期、发展与底线,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设置。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四)重点项目安排

2024年,计划实施区级建设项目359个、总投资983亿元、年计划投资337.5亿元。包括财政类项目126个、年计划投资51.8亿元,国资类项目77个、年计划投资65.7亿元,社会投资项目156个、年计划投资220亿元。谋划前期项目268个、储备项目337个。计划新增土地项目40个(其中实施项目28个、储备项目12)、拟征收面积9479.13亩,房屋征收项目14个、面积4.4平方米。全年拟出让土地3656.5亩,其中:工矿仓储用地3074.3亩、房地产用地582.2亩。

三、2024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

(一)坚持一盘棋思想、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新大足建设的总抓手总牵引,落实落细十项行动,强化规划、政策、项目、平台协同,深化川渝全方位合作,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引领现代化新大足建设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一是深入推进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力推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大资足常乐品牌营销力度,有序实施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与各市区全面融合发展,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增强整体发展实力。深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跨区域合作平台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模式

二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成渝中线高铁(大足段)、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大足段)、川渝1000伏特高压变电站500伏送出工程(大足段)、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大足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庆都市圈铁路西环线、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市域铁路永大荣线(C4线)、渝自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打表推进大足安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粮药合作示范园区、大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2024年川渝共建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积极争取市级支持规划建设川渝新机场高速公路连接新通道,推动大足至安岳段高速公路纳入四川省交通规划。

三是务实推动产业协作共兴。围绕我区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化资阳高新区、大足高新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扎实推动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静脉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深化合作,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寻找与川渝各市区协作空间,促进区域间良性竞争、协调发展,协同承接成渝双核、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相关产业转移。

四是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跨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治,协同资阳、荣昌等毗邻地区加强跨界河流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化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及川渝通办事项,加强跨区域教育、医疗、就业、养老、行政执法及市场监管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二)坚持扩大开放、招强引优,全力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突破口,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争做全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桥头堡。

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着力拓展对外贸易新空间,加大外贸服务支撑力度,推进“渝采通”平台应用数字化,强化永川海关、监管区运营单位、仓储企业等主体间物流信息共享;组建市场化跨境服务团队专门负责龙水五金市场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宣传推广,依托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探索提高出口货物转关出口效率。加大外贸市场集聚力度,组建五金产业招商专班,不断壮大工具五金、家居五金、农机五金、建筑五金等优势产业,加快打造集零售体验、批发交易、新型电商、品牌展示、跨境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市场采购贸易园。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分片举办市场采购贸易推介会,科学制定扶持政策和相关指标,加速引育外贸生产企业、货代物流公司、综合服务企业集聚大足,带动更多内贸主体拓展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加大外贸市场集聚力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集零售体验、批发交易、新型电商、品牌展示、跨境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市场采购贸易园2024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元以上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全市33618”及我区“246”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头部企业投资意向,筛选重点领域细分赛道,研究绘制新一轮产业链“五图”“五清单”,制定个性化产业链招商方案。深化招商质效改革,迭代升级招商引资合同文本,强化合同跟踪处理,优化招商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招落服”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招商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突出招大引强,深化“一把手”带头招商、推进专班招商、探索资本招商,全年签约投资20亿级项目5个、50亿级项目2个以上,资金到位额总量60亿元以上、资金到位额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实现翻番、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12.5美元

(三)坚持产业优化、数实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健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补链成群、扩量升级,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

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扣服务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力打造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完工银翔三轮摩托车生产、立可泓名机车整车生产、柯森机械制造、博赛特通用机械设备生产、华新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加速推进江西环锂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一期)、台铃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二期)、耀和五金刀具智能制造等项目。做大做强园区平台,推动发展平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2024年,全区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10%以上大力推动数实融合提质打造标志性场景应用,新增5G基站300个,每万人5G基站拥有量提升至27个,积极运用数智经信、企业吹哨部门报、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3个重大应用,打造数字文旅、数字乡村、数字消费等13个特色应用场景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增智能工厂1、数字化车间3家。迭代升级五金产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家、上云上平台企业100家以上。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

二是推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培育建设,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消费需求。围绕吾悦广场、大足印象、大融城—昌州古城、MK购物广场等商圈,打造精品零售、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流行时尚等功能复合的区域消费中心。加快龙中路夜市、德福街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持续打造“爱尚大足”、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汽车博览会、房交会等本地消费品牌并扩大影响力,接续开展打折促销、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活动。加快物流业发展,力争开工渝西区域仓储物流中心改建、龙水现代物流基地(一期)等项目建设。推动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模式健康发展,促进休闲消费、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直播间,强化农村电商网货产品和品牌培育,加快农村电商主体培育和直播人才培养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三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抓好撂荒地复耕复种,防治耕地“非粮化”,持续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恢复补足耕地8000亩以上,粮食播种稳定在93.9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42.39万吨以上。优化“一园三片”规划布局,大力发展“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推进优质粮油菜、大足黑山羊、大足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大足黑山羊存栏20.5万只、出栏26万只,新发展“稻渔”2万亩、大足冬菜5000亩。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大安农业园区东西部片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工重庆咏熹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生产项目扩建。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培育壮大宝顶酿造、咏熹、邓鼎计食品等加工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做靓棠香人家、如梦荷棠·山湾时光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办好“大丰大足·和美乡村”系列节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建设国际文旅名城。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大足风的国际文旅名城,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

一是聚力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修缮,完成北山168窟抢救性保护等6个文保项目,开工实施妙高山抢救性保护等6个项目,启动大足石刻中小石窟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和北山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南山消防工程。深化大足学学科建设,争取《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出刊,推进《巴蜀石窟全集》编制以及《重庆地区石窟寺及石刻铭文史料抢救性收集与整理研究》等科研课题启动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足石刻文物医院等科研平台建设,强化与重庆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举办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巴蜀石窟考古与艺术论坛暨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八届年会等学术会议。全力争取承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

二是全力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发展新格局。高标准一体化建设五山文化性生态化世界级旅游综合体同步做好龙水湖、巴岳山山水文章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完工新游客中心景观及配套设施改造宝顶书院、南北宋街功能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宝顶山圣寿寺牌坊至老街道路改造工程。抓好旅游数字化提升,创新惠游大足智慧文旅平台,推动大足石刻上云”“触网发布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一期)让游客来足更智能、更便利。全力推动龙水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工沙滩浴场、湖畔营地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子湾国际假日公园(二期)、龙水湖度假中心、环湖公园整体打造等项目。精心办好龙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西子湾国际露营节、湖畔沙滩音乐节等节会赛事。持续实施增星添A计划,推动荷棠寒舍、静南客栈创建乙级旅游民宿,发展特色民宿50家、床位600张以上,推动万古瑞晶酒店创建四星级酒店,隆平五彩田园、老家观音岩景区、三驱大唐丰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达到38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0亿元。

三是全力提升宣传营销水平。持续推进四百工程举办大足石刻大讲堂系列活动、牵手大足石刻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大足石刻国际文化双年展等活动。联动世界知名博物馆,创新策展形式,提升展览品质,推动大足石刻走向海外。推出大足文旅宣传片和大足旅游推广歌曲,加快应用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宣传口号,将其植入城市景观小品、标志性建筑中。大力实施全媒体矩阵建设,在CGTNIchongqing、《人民日报》(人民网)、重庆日报等国内国际主流媒体开展系列推广。紧抓短视频红利风口,贴紧网络热度,继续有计划地拍摄系列短视频,多方位深度宣传推介大足旅游资源。开发大足石刻文创产品和数字藏品,举办大足好礼旅游商品大赛。

(五)坚持提升品质、做靓乡村,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协调发展,加速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统筹推进城市提升与乡村振兴,推动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山水城、产城景关系,围绕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着力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向心发展、协调发展的全域空间格局出台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完成一中心四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按需编制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及实用性村庄规划,高质量编制城市七个一工程专项规划。加速推进大足石刻文化城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成渝中线高铁大足石刻站站房建设,完工天宫河片区开发环境建设(天宫河博览园一期)、海棠新城天宫河片区景城融合一期商务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平急两用酒店、两纵三横道路、化龙溪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快大足石刻站站前广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城市文化植入,优秀本土文化植入城市建设,彰显城市独特文化气质。加强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设计,完善住宅区各类公共配套设施,提升小区开发品质。高品质实施城市更新,开工建设南北山人文走廊城市更新、城区公共租赁住房智慧小区品质提升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母城城市更新(西门社区)前期工作。完成水峰片区城中村改造,改造城市危旧房50户以上、老旧小区54万平方米。

二是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成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大足段、渝蓉高速高升互通、渝蓉高速石门山互通、南珠路、珠万路(二期)、跃进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完工宝顶山至北山快速通道、回国路、龙万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海棠新城综合客运枢纽站前期工作。开工茅里堡水厂,加快推进东部供水中心、大足西部水厂提质扩能工程等前期工作,加强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维修维护,新改建城区雨污管网17公里更新改造2.7万户老旧埋地燃气管道。开工建设龙岗一小南校区人行天桥,升级改造车行道6万平方米、人行道2万平方米,实施街头绿地提质工程1个,改造南山公园,增加1个口袋公园,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健全停车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停车设施供给,新增“错时共享”停车位1000个、充电桩100。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常态化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巡查,逐步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重心向社区下沉,加快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智能化市政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数字化管理覆盖面积23平方公里。

三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一对一监测帮扶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新增农村电网100公里、天然气入户400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巩固提升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万亩。加快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旧房整治提升1250户、农村改厕2000户。持续开展“五星村庄”评选,确保30%以上涉农村(社区)成功创建“达标村”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工业企业污染、露天焚烧污染、建筑行业污染、交通尾气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抓好水污染防治,系统推进茨巴河等5条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实施永定河、大渡河沿线湿地建设等项目,确保国考、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完成桂花磷肥厂污染治理修复,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地下水等污染防治,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确保土壤环境总体安全稳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参与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全面落实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引导用户节约用电、避峰用电,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建设。

(六)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环境,增添经济发展动力。锚定改革目标,聚焦重点难点,深化改革攻坚,努力形成更多改革标志性成果。

一是加快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扎实开展“三清三减三增”专项行动,一企一策“止损治亏”,持续推动国企瘦身健体,实现70%以上企业减亏、10%以上企业扭亏,企业法人压降19户,融资平台公司压减7。构建穿透式、管到底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切实提升国企监管质效。深化园区开发区改革,完成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和机构压减编制发展规划,制定权责清单,强化发展产业、服务企业功能,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实现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要素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精准定位园区开发区主攻方向,提速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差异化政策及资源配套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地出让,推动制造业规上企业亩均产值、增加值增长6%以上,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深化政企分离改革全面清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办企业问题,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全面脱钩和国有资产100%集中统一监管。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分类分级制定实施国有资产盘活方案,加大与央企、市属国企、民企对接合作力度,创新优化存量资产盘活方式,确保盘活15%以上的可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二是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210家、1600家以上。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锶盐、五金、智能等特色产业,打造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范式,积极推进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盛泰光电电子器件产业研究院、施密特智能电梯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建设科技服务大市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校院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智能化应用示范等主题专项,力争打造一批有辨识度的科技成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定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上;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达200件、5亿元以上。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构建研究开发+高技术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大众科普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孵化产业园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种子基金+科创培育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的创投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的技术服务体系。

三是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迭代升级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减税、降费、补助、减租、贴息、稳岗等综合手段,加快实现企业难题一站式解决、政策兑现一揽子帮扶。深化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1%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70%以上。深入实施苗圃”“育林”“参天梯度培育行动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专精特新企业24工业设计中心10

四是持续365体育网址。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进渝快办线上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和线下实体大厅一窗综办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并在食品药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安全生产、政府采购等25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起守信受益、失信惩戒长效机制。打造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根据动态调整的注册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实现照后减证,进一步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切实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清除各类隐性门槛和市场进入壁垒,让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成为鲜明标识。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落实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多元化合作;贯彻落实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打造配套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拓展水电气讯联办服务功能,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

(七)坚持改善民生、防范风险,建设美丽幸福新大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大力发展富村富民产业,实施就业政策落实行动、岗位拓展行动、线上线下招聘行动、创业创新扶持行动、职业技能培训行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攻坚行动、就业困难援助行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等八大行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推动教育提质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4%,开工荷棠小学、城南中学初中部等工程,完工双桥中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新增学位4980,义务教育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率100%。全面巩固双减成果,深化中小学学区制管理改革,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吸引更多高校落户大足,加快建设重庆健康职业学院二期等项目。

三是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持续深化医共体三通建设,推进经开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一体化改革。启动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经开区人民医院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区优抚医院附属及配套设施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创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疾控中心、2个甲级乡镇卫生院,新增市级重点专科2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

四是大力繁荣发展文体事业。统筹推进三级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区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项目。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108次。加强体教融合,持续推动体育项目、高水平教练员进学校,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万古鲤鱼灯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唐赤英烈士故居及陈列馆完成建设、开放。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建成区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市级下达目标;强化益童筑梦”“莎姐守未品牌效应,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健全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增加托位供给。倾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园区、街区、社区,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进全民参保扩面提质,积极引导城镇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巩固在95%以上。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开工区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完工镇级公墓、区城市公墓建设等项目。

六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着力抓好耕地恢复补足、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撂荒地复耕复种,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确保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巩固债务脱红成果,严格落实631偿债机制,打表推进到期债务资金平衡计划,加快存量债务降成本优结构。深入开展六清工作,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控。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切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抓好非法集资领域陈案处置、债权追收和社会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保障能力建设,更好融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重要时段安全监管,确保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形势稳定可控。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足实践,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