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

图片

【文学院好故事(之二)】袁晓薇:让经典在传承中创新

时间:2019-10-14编辑:刘园园  预审:李旺生审核:夏晓璐来源:文学院 点击:次

【编者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风景。“文学院好故事”专栏,旨在记录文学院教职工在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中闪光而感人的点点滴滴,发现并表彰发生在我们身边引领学生成长、创新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先进与典型。用身边的故事,化育文学院师生;以身边的榜样,感染文学院师生。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之际,开辟“文学院好故事”专栏,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有效形式。在各党支部酝酿推荐的基础上,经党总支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文学院好故事”人选。每周推出1-2个故事。

 

让经典在传承中创新

——袁晓薇教授的探索之路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学术大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面临发展与突破的困难和任务。从2000年走上大学讲坛开始,袁晓薇教授一直探索着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自学校成功改制以来,她主动适应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要求,成功实现了传统学科的应用转型,在科研、教学以及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跨界融合结出多彩科研成果

2012年,袁晓薇教授按照文学院分专业入岗的要求进入了编辑系。为了胜任新专业的教学任务,她主动对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关注媒介的转变与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及其有效传播之间的关系。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学科在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方面肩负具有重要的时代使命和文化担当。袁晓薇教授敏感地意识到这一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承传与创新,着力展开跨学科研究。2011年以来,她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包括文学史与美术史、文化研究与语言研究、古代文学与传播学以及文化产业之间的跨学科融合研究等。这些研究开拓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领域,深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型研究。

科研服务教学,为人才培养注入创新意识

2010年,袁晓薇教授指导200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班张宇同学,创立了学校首个学术型学生社团——赓雅古典诗词研究协会。该协会以古典诗词研究为阵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协会自成立以来,举办了“赓雅沙龙”、“赓雅论坛”、“赓雅征文”等多种活动,吸引了许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的加入。2012年,该协会获得“优秀社团”称号。2010年以来,袁晓薇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指导社团成员积极申报各类创新项目,已获2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经典及其当代价值的探究热情,体现出学术研究的转型与教学改革之间的相得益彰。

科研服务社会,做好学术的大众传播

新媒介环境下,知识共享驱动了学术的大众传播,也引发了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在学术的大众传播模式下,高校学者需要面对一个新问题,即: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将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引领大众文化?为此,袁晓薇教授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致力于实际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多次受邀进行诗词和文化传播方面的讲座,如:安徽凤凰文化研究院“安徽文化名人”系列讲座、方兴社区“诗词之美”讲座等。她与安徽电视台、新华书店等媒体合作,策划“皖新杯”中学生诗词大会、“第一时间”特别节目“诗词中的安徽”等,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都存在一个‘为了谁’的问题。人文经典的价值在于永远‘活在当下’,而不是埋在故纸堆里、藏在旧字典里。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和研究应当强化‘古为今用’的意识,让经典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袁晓薇教授2016年作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写下的“名师名言”,也是她近二十年来一直努力践行的治学理念。在应用型研究的道路上,她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这条传统学科的学术创新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袁晓薇,女,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文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全国第五届优秀硕士指导教师,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