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

图片

【英雄故事】不灭的记忆,永远的荣光——记365体育网址:退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学友

时间:2020-11-25编辑:夏晓璐  预审:赵波审核:操申斌来源:宣传部、统战部 点击:次

本网讯 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位耄耋老人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汇聚一堂。

而此时此刻,在合肥师范学院三孝口校区,年逾九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学友正和老伴坐在家里电视机前,观看这场万众瞩目的大会。今天的李老身着65式军装,胸前悬挂三枚金色的勋章熠熠生辉。当纪念大会上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李学友手抚胸前勋章,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两行热泪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缓缓滑落。颤抖的右手紧握着一张发黄褶皱的纸,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民族英雄 国家荣光”。

这八个字是五年前李学友老人在电视机前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时,让老伴记下来的。“每每看到这种纪念活动或是战争年代的片子,他总是会流泪……”老伴说道。是啊,在纸上写下的是文字,写不尽的是老人心中神圣的使命和保家卫国的荣光。

365体育网址:退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学友(右)与老伴王荣清(左)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授予李学友同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李学友让老伴在纸上写下“民族英雄 国家荣光”

10月26日下午,院党委书记徐成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进华专程来到李学友老人的家中看望慰问。徐成钢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向李老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并为他佩戴了承载无上荣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当沉甸甸的金色奖章挂在胸前时,李老开怀地笑了。由于年事渐高和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李学友老人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家人的辅助和转述下,我们与李老一起重温起曾经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了解了这位英雄老人的过往……

院党委书记徐成钢为李学友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革命种子埋心底 赤胆忠心赴前线

1930年,李学友出生在安徽宿松的一个小山村里。父亲和舅舅闹革命,母亲拉扯着一众儿女,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李老回忆说,小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来抓人,父亲经常会躲到山洞里去,很少回家。舅舅被残忍地杀害了,头就悬挂在城门上。后来父母在疾病中相继离世,李学友成了孤儿。然而,小小年纪的他早在心底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48年,只有18岁的李学友毅然参加革命,上山打游击。1950年,20岁的李学友在宿松县加入陈汉区干队,正式参军入伍,开启了他25年的革命生涯。

1950年李学友参军入伍

1952年,参军刚两年的李学友积极响应国家“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号召,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开始了一场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

1952年李学友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同仇敌忾抗敌军,舍生忘死报家国

在敌我力量悬殊极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利用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对朝鲜的交通线路进行长时间毁灭性的轰炸,破坏了志愿军前后方的联系。当时的李学友是铁道兵11师31团3营9连1排2班班长,主要负责建路、修路、保路。作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老铁”,他们毫不退缩,敌军炸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不管是严寒还是洪水,都阻挡不了铁道兵修路架桥、保家卫国的毅力和决心。

美军的轰炸是猖狂与轻蔑的,飞机不停地在低空盘旋,完全不把手持步枪的中国志愿军放在眼里。“天上的飞机(多的)不得了,像苍蝇一样,飞得矮,(朝鲜)被炸得一塌糊涂,树木都没有了,光光的。”李老回忆起那时候战斗的场景,言语激动而急切。然而,志愿军战士是英勇的,他们不畏敌人的挑衅,直接用步枪对着低矮的飞机打。老伴从屋里拿出一个铝制的盘子和印章说,“这就是当年用美军飞机的残骸做的”。铝制的印章上精巧地篆刻者“美机材料”“李学有(友)”几个字。这些遗留下的物品,承载的是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战斗的精神与夺取胜利的壮志。

李学友用美军战机残骸制作的铝制盘子

李学友用美军战机残骸制作的铝制印章

但战争终究是残酷的。零下30多度的朝鲜战场上,没穿棉衣的战士们困了,就抱在一起相互取暖;运输线炸断了,连着几天没有食物吃的战士们饿了,就吃雪充饥。“他们那个时候的经历跟电视里演的一模一样,后来胃都坏完了。”老伴心疼地说。但是与祖国的安危相比,没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是志愿军战士们不能克服的。

当时李学友部队所守护的运输线是战斗中一条重要“生命线”,也是敌军狂轰滥炸的重点目标。一天中午,战士们抢修了一上午桥梁之后,在边上休息,李学友从脚上脱下鞋子准备修补一下。这双缀满补丁的鞋子是上前线之前一个待他如子的大娘送给他的。即使十分爱惜,鞋子也由于长途跋涉早已破旧不堪。正在缝补着,突然耳畔又传来那熟悉的轰鸣声,敌机来了!李学友反应机敏,急忙让哨兵吹响口哨叫醒所有的战士。作为班长,他顾不上自己,心中想着的是要保全全班的战士,掩护大家紧急撤离。霎时间,雨点似的炮弹从天而降,地上顿时土石飞扬,李学友的双耳被剧烈的爆炸声震得嗡鸣,身体也被飞溅而来的土石砸伤。幸运的是,在大桥轰塌的前一刻,战友们安全撤离。可哨兵却因为坚守岗位、掩护战友而英勇牺牲,血撒朝鲜大地……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近70年,老人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但只要一提到朝鲜战场上的日日夜夜,一提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们,老人总是会难掩激动,老泪纵横。“都炸死了……都不在了……”。

1952年,李学友所带领的班一共12人赴朝参战,战争结束时,仅他1人幸存。

1956年李学友和从朝鲜归国的战友合影

国家授予李学友同志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90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7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汉江到清川江,朝鲜战场上的道路桥梁不是用土石,而是用志愿军战士们的血肉铺就的,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百万将士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

不忘初心守本色 心底无私天地宽

战争带来了苦难,却塑造了李学友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管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是转业到地方就职,李学友始终坚守初心、不改军人本色,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精神延续到生命中的每一天,融入到平凡的岗位上。他优良的品德也深深感染了家人,“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幅挂在李老家客厅正中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正是李家的家风,也是李学友对自己、对家人、对下一代的要求和期望。

李学友家悬挂的书法作品、李家家风——“心底无私天地宽”

李学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组织上评价他:“思想意识好,工作积极,能吃苦耐劳,完成任务坚决及时,团结性好,服从命令听指挥好。”

李学友工作认真,苦心钻研,1958年在木模技术上有所突破,荣获“个人三等功”。转业前,部队考虑到李学友已经连续20多年未回籍探亲,特意给他批了20天的假,可他却主动放弃。1973年他转业到地方,先是在安徽省委办公厅行管局工作,1980年调入安徽教育学院(现合肥师范学院前身)保卫处。李学友工作兢兢业业,率先垂范,发挥党员风尚,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981年,李学友在保卫处值夜班时,机智勇抓犯罪团伙,被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维护社会治安成绩卓越先进个人”称号。

1958年李学友在北京天安门留念

1981年李学友获得“维护社会治安成绩卓越先进个人”称号奖状

李学友在生活上十分俭朴,直到现在住的还是单位分的老房子,穿的是多年前的旧衣服。他虽节俭,对他人却毫不吝啬。2008年汶川地震,退休工资不高的他二话不说捐了500元。遇到各种捐款或者周围的人需要帮助,李学友都会慷慨解囊,不计回报。“我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共产党早就饿死了。”李学友曾经资助过很多贫困学生,让他们有饭吃、有书读。他舍不得做荤菜给自己的孩子吃,甚至自己吃野菜,把省下来工资寄给贫困学生们念书,这些学生后来很多都学有所成,有的成为了工程师,有的在政府单位担任了重要领导职位。除了帮助贫困学生,他还给家乡的孤寡老人按月寄去生活费。

对于李学友对他人的无私大度,妻子王荣清从未有过怨言。60多年来的相濡以沫让伉俪情深的他们一起携手走过了人生中的风雨坎坷。李学友老人晚年疾病缠身,行动不便,老伴始终不离左右,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们常教育孩子们,“人不要总想着自己,要多为国家、为他人做点事。”正是李学友夫妇优良的品德和深厚的夫妻感情为孩子们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风环境。三个女儿不仅全是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女儿女婿更是各自单位的优秀拔尖人才。在他们当中,有行政干部、有军人、有教师、有新闻工作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接力棒从李学友老人的手里又传到了小一辈的手里,儿孙们在各行各业用行动践行着“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优良家风。

在李学友老人家客厅的桌子上有一个缀满补丁的搪瓷杯,杯子早已锈迹斑驳,但两边的大红字却仍然清晰可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赠给最可爱的人”。这个搪瓷杯是李老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这是那段艰苦岁月的纪念,闪耀着胜利的荣光。91岁的李学友老人把杯子握在手里,用布满皱纹的手掌细细地摩挲,嘴里念叨着“70年……70年……”。

李学友从朝鲜战场上带回的历经70年岁月的搪瓷杯

是的,这个搪瓷杯已经陪伴了他整整70年,在过去70年的峥嵘岁月里,很多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早已牺牲不在,幸存的也渐渐垂暮,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像搪瓷杯、铝印章这样的老物件会越来越少,但“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精神像红色基因一样代代相传,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70载岁月洗礼,红色的记忆从未褪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新闻中心:周倩 夏芳 学生记者:宋芊君)


人物简介:李学友,男,汉族,1930年出生,1950年在宿松县参加陈汉区干队,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学友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遵规守纪,多次受部队表彰和奖励,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1973年转业到安徽省委办公厅行管局工作,1980年调入安徽教育学院(现合肥师范学院前身)保卫处工作。转业地方后,李学友同志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981年,李学友机智勇抓犯罪团伙,被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维护社会治安成绩卓越先进个人”称号。